前幾天參加了一場關于“95、00后招人難,離職率高”的沙龍,了解了各行各業(yè)的用人現狀,也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總感覺意猶未盡,決定還是寫點什么。
關于招聘難的話題,想要細聊,篇幅會非常大,這里不做展開。本篇主要聊聊離職率高的事情。
回想2000年的時候,試用期離職率10%已經算是很高的了,屬于一項用人的風險了。再看今天,25%、30%都太常見了。部分行業(yè)能高達75%。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也就是說,招來4個就能剩1個。而且極有可能是上午來報道4人,下午就剩1個。
這是為什么呢?現在的孩子這么浮躁嗎?
核心原因無外乎就是兩點:錢沒到位、心傷了。
錢沒到位
錢,只是統(tǒng)稱。涵蓋的方面比較多,例如:工資,績效,車補、話費補、餐補、加班費、公積金、年金、單雙休、年假、探親假、喪葬假……如果展開了說,也會比較多。一句話說白了,就是錢給沒給到位,如果錢到位,玻璃都干碎!
這些東西一般在面試時、入職前都會談得比較清楚,候選人但凡對哪條不滿意,就可能不來了,就會導致招聘難。這個不細說。
心傷了
這也是一個統(tǒng)稱。例如:有沒有入職培訓,有沒有人管,領導的風格、工作的內容、工作的性質、辦公室的氛圍、同事的態(tài)度、能力提升的機會、培訓的機會、升職的機會等。
比如說:某新員工第一天來報道,領導簡單安排了幾句后就消失了,接下來一天沒人管他,沒人理他,也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該問誰。新員工內心頓感空嘮嘮的,于是還沒到中午就離職了。
關于“心傷了”,如果每個涉及到的方面都展開講,也會占用比較多的篇幅,本篇就只從“新員工培訓”這個方面重點展開討論。因為這是新員工在招聘后、入職前的重要銜接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做的好,能夠大大降低試用期的離職率。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做的差,甚至省略了,那么,新員工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在試用期的每個時間點都可能離職。
關于新員工入職培訓,我的第一個問題是:要不要做入職培訓?
很大一部分人(特別是小公司的老板)會果斷地回答:不需要!我花錢雇TA來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有培訓的時間,不如讓TA跟著跑2個客戶了,培訓的事后面慢慢來……
我非常理解大家充分榨取新員工剩余價值的理念,但是未免也有點太心急了吧?
企業(yè)用人和搞對象非常像。第一次見面互相剛剛有好感,你第二天就想拉手,第三天就想親嘴,第四天就拉人家去小樹林?好歹也要有個建立好感的過程吧!
怎么建立?當然是在新員工入職培訓的時候建立。從TA一進門就給TA打一個烙印。聯想新員工培訓的項目叫“入模子”。說白了,進到聯想的人,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這個“模子”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員工以后的表現。
我們招聘了來自天南海北多種背景、經歷的員工,每個人的表現都不同,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統(tǒng)一步調的環(huán)節(jié)呢?而這個環(huán)節(jié),恰恰被很多老板/管理者給省略了。
所以,不要再抱怨員工離職率高,是因為你壓根就沒做到位。
看到這,相信會有一部分HR說:我們也做新員工培訓了,離職率也沒見降低啊?
那么,我的問題是:怎么做的?做了多久?都做什么?怎么設計的?為什么這么設計?這些內容對新員工有多大影響?如何衡量你的內容有效性?
據統(tǒng)計,90%以上做新員工培訓的企業(yè),培訓的時長都不會超過1天。大部分是半天。主要培訓的內容是:企業(yè)介紹、規(guī)章制度介紹。沒了!
試想一下,你帶女朋友見家長,一進屋你爸媽就說:給你介紹一下,這邊是廚房、廁所,那邊是我們的臥室,以后嫁到我家,我們的房間你不能進;吃完飯要撿桌子,刷碗;周末不能睡懶覺,要出去買菜;晚上必須10點之前回家,別影響我們休息…… 如果你是這個女朋友,你還愿意嫁嗎?
同樣,這樣的新員工培訓,會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嗎?
可能又有人說了,我們除了企業(yè)介紹、制度介紹,還有文化介紹,還有業(yè)務知識培訓,還有……
我想問一句,有關注到新員工的內心、感受嗎?有專門為他們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嗎?全都是站在企業(yè)角度的“要求”,只是走形式,但是沒“走心”?;叵胍幌拢銥槟?女朋友準備生日(特別是確立關系后的第一個生日)禮物時的心情、狀態(tài)是什么樣?能不能分給新員工一些呢?
說完了課程內容,我們再來說說講課的人。
新員工培訓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人力資源部負責,那么課程的老師,自然大部分都是培訓組的員工,有些企業(yè)甚至讓培訓專員去講《企業(yè)介紹》。TA自己都沒經歷過企業(yè)的發(fā)展,都沒搞懂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事情呢,就讓TA去給新員工講,能講出來什么?還不是照本宣科!TA照著PPT給新員工念一遍,和新員工自己看一遍PPT,有什么本質區(qū)別嗎?
這件事的第一責任人就是老板,新員工培訓是一個非常好的“洗腦”環(huán)節(jié),讓員工知道你的企業(yè)是怎么發(fā)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起伏,你是怎么帶著大家一起闖過來的,你對大家有什么期待,你會怎么幫助大家……多么好的拉近距離、建立歸屬、統(tǒng)一價值觀的機會,老板們卻以“忙、沒時間”而放棄了。
女朋友第一次到你家,公公、婆婆以“沒時間”為理由,不見面。或者見面了態(tài)度不好,冷嘲熱諷,你指望她嫁給你兒子?即便嫁了。會對你們百般孝順?扯淡嘛!
說白了,老板/管理者的格局,決定了新員工的去留。到底你把TA當成你花錢雇來的傭人,還是一起創(chuàng)造價值的伙伴?
希望每個老板、管理者、HR從業(yè)者都能夠一起反思、共勉!
那么,新員工培訓到底要怎么做才“走心”呢?
如下內容并非標準答案,結合我的個人經歷,給你一個參考。
【why】
新員工培訓不是走形式、走流程,而要把它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最好可以做成培訓項目。例如:前面提到的聯想的“入模子”計劃,再比如:雛鷹計劃、啟航計劃、新力量計劃……把新員工當做一個特殊群體,認真地對待。
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呢?有機構統(tǒng)計過,一個人離職的成本,是TA薪酬的4倍(不同行業(yè)可能會有浮動)。你花費了大量的招聘成本,好不容易把新員工招來了,不應該重視這份招聘成本的投入嗎?
【what】
培訓什么?
大概可以劃分成三類:
1、 企業(yè)介紹類
例如:企業(yè)介紹、企業(yè)文化、規(guī)章制度、薪酬福利制度、晉升制度、信息安全、5S……
2、業(yè)務類
例如:企業(yè)的業(yè)務、產品、技術、工具等
3、綜合素質類
主要指新員工作為一個合格的職業(yè)人需要具備的核心素質、素養(yǎng)(特別是你所在公司要求的必備素養(yǎng)),例如:office軟件、OA、商務禮儀、目標設定、時間管理、溝通技巧、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 這個維度比較廣,建議企業(yè)結合自身情況篩選。
很多集團化公司還會安排軍訓、拓展訓練等內容,這里不一一介紹。
內容設置的核心就是要讓員工在正式工作之前,就能更好的了解企業(yè)、了解崗位、了解并掌握對自己的能力要求,更好的投入到后續(xù)的工作中。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你寫得也無非就是這些嗎,我們也做了。
是的,內容上可能差不多。但形式的差異可能帶來千差萬別的結果。下面就說說形式。也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how】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物。
80后曾經被人叫做“垮掉的一代”
90后又被80后叫做“非主流一代”
90后怎么稱呼00后呢,據說有一種說法叫:“啃老的一代”
我個人覺得還蠻貼切的。因為00后的孩子,父母大都是70后,一般都是各個企業(yè)的中高層或骨干中流職位,各方面條件都相對好一些,從小就給95、00后營造了一個凡爾賽的生活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們獲得想要的東西相對容易,生活條件比較好,零花錢也比較多(90后人均存款815元,00后1840元),所以,對于錢、危機的概念并不多。這也側面反映了為什么00后離職率高,因為不差錢。更多關注的是“懂我”、“平等”、“表達”等內心的感受、體驗。
為了一款炫酷的裝備、游戲皮膚,可以充值幾千、幾萬元。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別人的崇拜、認同……
他們生在互聯網、長在互聯網,夸張點說,出生的時候手里就“攥著”5G手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數量要比我們當年豐富得多。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程度,也比以往的人群更快。
那么,在培訓內容相同的前提下,培訓形式是不是可以結合他們的時代屬性,進行差異化的設計呢?還是要沿用已經用了10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傳統(tǒng)培訓形式?
· 既然他們關注“體驗”、“感受”,我們是不是可以加入更多的“儀式感”的環(huán)節(jié),充分讓他們體驗到“光環(huán)效應”?
· 既然他們離不開手機,我們的培訓形式,是不是能加入移動端的設計?甚至是游戲化的設計?把讓人聽了就討厭的“考試”變成“做任務”、“打怪”、“通關”?
· 是不是可以設計更多展示他們個人魅力/能力的環(huán)節(jié),例如:PK、能力展示、晚會、快閃、短視頻、大咖秀、打造網紅等
· 很多70、80后的家庭都有1-2個孩子,而95、00后的家庭更多是獨生一代,即6+1的家庭構成:6個大人圍繞一個孩子。他們的課業(yè)更重,很少有能互動的朋友,所以,他們才渴望現實中的朋友,以及會在網絡上炫耀自己。其實,都是社交的訴求。那么,我們的培訓營是不是能給他們營造一個圈子?營造一個家庭的氛圍,營造一個結識更多朋友的環(huán)節(jié)?
…… 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你想追一個女孩,是不是要搞清她喜歡吃什么、喜歡什么禮物、去哪玩、玩什么、討厭什么、害怕什么…… 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花點心思研究下你的95、00后員工的喜好呢?建議HR們都去研究一下這個群體,去設計更貼近時代、更“懂”他們的形式和內容。(友情提醒:研究可以,不要貼標簽,不要一棒子打死)
如果真的想讓他們和你一條心,認同公司、感恩公司,那是不是從公司的角度也要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員工都想到一個好公司上班,但什么是“好”呢?怎么能夠“走心”呢?不妨作為自己的一個作業(yè)吧!
【how many】
講這么多內容,安排這么多花里胡哨的形式,你的培訓要做多久?
我們在電視上看過很多特種兵的電視劇,選拔環(huán)節(jié)嚴苛、周期長,過程中會篩掉很多不合格的人,最后剩下的都是嗷嗷叫的精英。培訓亦如此。通過周期性的培訓項目,一方面可以建立員工對公司的情感,另一方面也是在考察員工。新員工培訓是企業(yè)對員工上崗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如果真的不行,也要提早“割肉離場”,及時止損。
搞對象有第一次見面就領證結婚的嗎?鳳毛麟角,而且離婚的概率非常高。正所謂日久生情,兩個人需要慢慢了解、感情需要一點點培養(yǎng),更何況員工與公司呢!
至少15年前,我所在的企業(yè),新員工培訓的周期已經做到了2周。如果加入技術類的培訓,可以延展到1個月以上。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員工深刻、全方位的了解企業(yè),同時又能培養(yǎng)一幫好哥們、好姐們,體驗大家庭的溫暖。項目畢業(yè)(即將回到部門)的時候,大家都哭得稀里嘩啦的。我到現在仍然經常和一起入職的小伙伴們聚會,記得我們一起作妖的畫面。
有人說:脫崗培訓一個月的代價太大了。如果新員工培訓能夠把離職率從75%降到50%,你還覺得代價大嗎?如果降到25%呢?
至于你的企業(yè)要做幾天、安排哪些內容,因企而已,還是要考慮到企業(yè)的差異化,適合就好。
有些企業(yè)的員工流動性較低,可能1年都招不了2、3個人,這種情況也要安排2周的培訓嗎?是不是大材小用了?如果新員工入職培訓你不想、或者不能投入太多,那么入職之后的管理策略,就要下點功夫了。到底怎么做呢?咱們賣個關子,下篇再說。
本篇主要介紹了新員工在招聘后、入職前的新員工培訓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下篇內容,將重點聊聊入職后的最初階段的管理對于離職率的影響。也歡迎大家把你的看法、心得發(fā)布到留言板上,一起交流。
轉載:http://lsbaojie.cn/zixun_detail/111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