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跟我抱怨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很差,心里特別的脆弱,經常受負面情緒困擾,那不知道應該怎么去緩解。我們也都知道,情緒穩(wěn)定,積極正向的心態(tài),不管對家庭幸福、事業(yè)成功還是生活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品質。我還記得在2014年,我剛入職新公司的第二周,公司就開始大批量的裁員。我所在的部門有30%的人都要走人,正好我辦公室的大哥就是其中一員。當時我看到大哥在名單中的時候,我其實心里特別難受。大哥有老婆,有孩子,還有房貸,而且歲數(shù)比較大。我真的不知道他以后應該怎么辦。那天進辦公室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應該怎么開口安慰他。但是沒想到,大哥一點事兒沒有,還跟之前的同事領導一一告別。感謝。同樣是被裁的其他人,很多人情緒就比較激動,很多人都快摔電腦了。同一個事件完全兩種不同的反應。那是我第一次對情緒管理有那么直觀的感受。
我們很多人都認為情緒的起伏其實是由事兒引起的,不同的外部刺激就會產生相應的應激反應。但是你看看我前面說的例子,事兒其實是一樣的。但是為啥反應不一樣,所以這里我分享給你一個心理學上特別經典的ABC情緒理論。A是activating 外部的刺激誘發(fā)性的事件,比如被欺負、倒大霉,這些都是外部的刺激事件。B是belief 思維方式,就是你是怎么解讀這些事件的,而C是consequence,就是最終的行為和情緒最后做出的反應。ABC理論認為最終的情緒和行為。C并不是由外部刺激A直接確定的,而是由B就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我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你今兒跟一個彪形大漢發(fā)生了口角,然后大漢沖你臉上幫就來了一拳。這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只要是個人碰到這種情況,肯定是生氣,然后打回去,對吧?但是這么想,你就忽略了ABC這個理論里的B也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思維方式有點問題的人,也就是情緒管理能力弱的人,大概率就會直接還手,想都不想。但是確實有些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就是不太一樣,有點像思考快與慢這本書里說的慢思考,他們真的是會在那種極端情況下過腦子的。
比如想想,這可能是我換車的好機會索性咱就倒地上了,可能想到以對面的這體格,我要是正面剛肯定吃虧,那也可能想了一圈,覺得還是應該為自己的自尊拼一把,最后還了手。但是不管最后你的選擇是什么,你已經成功了,因為你思考了你的行為是你思考過后的結果。當你理解了這個ABC理論,就應該明白為什么我們會產生負面情緒了。在高壓力的情況下產生情緒失控或者是情緒控制能力弱的原因不在于我們的性格,也不在于情緒的反應方式,而在于有沒有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是錯誤的思考方式,就會導致錯誤的情緒反應。在麥肯錫精英思考習慣這本書里,提到了一種幾乎所有的負面情緒背后都有了一個共同的錯誤思維方式,叫做必須行思維方式。必須行思維方式是一種*化的,認為這個事兒必須這么做,只能這么做,自己沒有選擇的思維方式。比如你的另一半情人節(jié)沒有給你送禮物,你大發(fā)雷霆,你的領導當面批評了你,你懷恨在心,你的孩子沒有完成你的要求,而對他厲聲呵斥。一旦你帶著這種思維模式生活,一旦對方沒有完成,你腦子里必須的期待你的情緒。很容易崩潰,而那些情緒管理能力比較強的人,他們的思維方式都是一種叫做愿望型思維模式。相比于我必須要做到這幫人想的是,我最好要做到,那就是兩個字的差距,帶來的效果卻是天壤之別。為了養(yǎng)成這種思維模式,你需要做到以下這三件事兒。
第一個叫做心理暗示,這個是我之前多次強調的方法。我們需要反反復復的給自己的大腦重新編程,暗示自己不要對人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凡是自己要盡力而為,沒有什么東西是必須的。你可以把愿望型這三個字當成關鍵詞,當有外部設計刺激的時候,就要用這個關鍵詞去提醒自己。第二個叫做不貼標簽,不要給自己和別人貼標簽。什么傻笨能力。第一,心眼壞,這些對人的評判,咱們都不要用人是復雜的生物,你很難通過一個或者幾個標簽把人準確的描述出來,咱們盡量做到就事論事,不要把對事件的不滿發(fā)泄到人的身上。第三個叫做自我辯論,必須行思考方式的人都喜歡給自己只留一條路非走這條路不可。而自我辯論,就是讓我們把這條路走寬走多,盡量多。想出幾種方法來,前期你可能還是遇事激動,情緒崩潰,那你就需要事后自己跟自己辯論,想想自己當時有沒有足夠的論據(jù)去支持我的判斷,想想自己的角色是不是帶來了預期的結果。想想最好的反應方式應該是什么,等你情緒管理能力增強了,那咱們再爭取在事件發(fā)生的第一瞬間,我們就在心里做一個自我辯論,通過這種方式去找出利弊,做出*的反應。這樣自然而然你的愿望型思維模式就形成了。
轉載:http://lsbaojie.cn/zixun_detail/112092.html